唐县县委政法委在深化 “两个枫桥”“两个平台” 建设中,紧密结合本地实际,深入思考,创新形成 “四梁八柱” 特色体系,具体做法为:
一、行业枫桥,构建 “三化” 治理格局
(一)专业化调解体系。完善调解网络,建立 “1+8+N”行业调解网络,覆盖肉羊养殖、医疗、交通等重点领域。近三年来,行业调委会共化解纠纷8180件,调解成功率达98.6%。培树响亮品牌,创建“帮大哥” 心连心调委会等品牌,运用 “公心调解法”“案例引导法” 等特色调解技巧,调解成功率大幅提升。
(二)产业化协同机制。针对肉羊产业纠纷高发问题,联合养殖协会制定《肉羊交易规范》,建立 “交易纠纷72小时响应” 机制,创新 “法治体检 + 调解” 模式,组织律师团队为200家企业提供合同审查、风险评估服务,预防纠纷发生。
(三)网格化服务管理。建立完善“网格吹哨、部门报到” 制度,定期评选表彰“最美网格员长”“最美网格员”。自实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制度以来,各级网格员积极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,响应速度提升40%。
二、网上枫桥,打造 “智慧中枢” 平台
(一)阳光信访数字化。升级 “阳光信访” 平台,集成12345热线、微信小程序等7类入口,实现 “一窗受理、全网流转”。开发“矛盾纠纷智能分析系统”,通过大数据识别预警风险,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。
(二)线上调解全域覆盖。推广 “冀时调” 平台应用,在线调解案件 9542 件,音视频调解占比 81.5%。建立 “云调解室”,整合法院、公安、司法等部门资源,实现远程调解跨省纠纷,缩短化解周期。
三、政法大数据平台实现 “三个贯通”
一是跨部门数据贯通,打通法院、公安、司法等8个部门数据壁垒,构建 “全流程电子卷宗库”。二是建立 “类案智能推送系统”,提供相似案例参考,提升类案裁判标准统一率。三是执法监督闭环贯通,设计开发“执法质量智能评估系统”,对行政处罚、刑事立案等12类执法行为进行实时监测,纠正执法不规范问题。四是推行 “执法记录仪云存储”,实现执法过程可回溯、可倒查。
四、特色创新机制
一是“三调联动”升级版,建立“警调对接”“访调对接”“诉调对接” 三大机制,联合化解矛盾,缩短调解周期。二是实施“法治细胞”培育工程,建设“法律明白人” 培育基地,培训骨干调解员,开展 “法治夜校”224 场,覆盖群众7.2万人次。三是打造 “法治文化公园”“法治长廊” 等普法阵地,组织 “法律赶大集” 活动43次,发放宣传资料万余份。四是“积分制” 治理模式,推行 “平安积分” 制度,将参与调解、志愿服务等纳入积分,可兑换生活用品或享受优先服务,带动各级网格员、唐尧义警参与基层治理,群众参与度大幅提升。
唐县通过“两个枫桥”建设,构建起“预防 - 化解 - 监督”全链条治理体系,实现了“矛盾不上交、平安不出事、服务不缺位”,为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注入了唐县实践新内涵。
——唐县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 薛国强